在中国古代历史上,辽朝是由契丹族在北方草原上建立起来的强盛王朝。长期以来,它与中原的北宋、西部的西夏形成三足鼎立之势。辽朝凭借地利与骑兵优势,始终在北方保持着极强的军事存在。尤其是辽宋之间,围绕着燕云十六州的归属问题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斗争。北宋建国之初,雄心勃勃的宋太宗赵光义便试图通过北伐,夺回这片失地。然而,他的理想在辽国一位名将面前彻底破灭,此人正是辽代赫赫有名的耶律休哥。
耶律休哥出身皇族,他的祖父耶律释鲁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三伯。契丹皇族与中原王朝的王室大不相同,草原上的子弟多半自幼便习骑射,锻炼勇武之风。耶律休哥不仅精于骑射,还接受了汉文化教育,因而在少年时就展现出与同辈人不一样的气质与才干,既勇猛果敢又通晓文治。他的这种背景,使他日后成为辽朝镇守南线的栋梁之才。
979年,宋太宗亲征北汉,旋即挥军北上,企图趁胜攻取燕云十六州。初期,宋军势如破竹,接连占领易州、涿州等地,形势一度紧张。消息传到辽朝都城上京临潢府后,辽景宗迅速调集兵力。当时担任特里兖官职的耶律休哥主动请缨,景宗便任命他统率五院军的精锐骑兵驰援前线。
展开剩余69%就在暮色渐浓之时,耶律休哥抵达战场。他命令部下高举火炬,营造出人马无数的假象,令宋军误以为辽军兵力浩大,不由心生惶恐。随后,他与大将耶律斜轸合力,率骑兵从两翼杀入宋军。混乱中,宋太宗赵光义腿部中箭,只得仓皇乘驴车逃走。耶律休哥在激战中虽受重伤,依旧乘战车追击至涿州。著名的高粱河之战中,正是耶律休哥的果敢出击,导致宋军全线溃败。战后,他又在瓦桥关斩杀宋将张师,并于南易水击退南宋援军,凯旋而归。辽廷嘉奖他的战功,授予“于越”之职,这是辽代武将的最高荣誉。
982年,年仅十一岁的辽圣宗耶律隆绪即位,由其母萧太后摄政。萧太后十分倚重耶律休哥,将南线的军政大权完全交给他,并允许其“以便宜从事”。耶律休哥一方面整顿农桑,另一方面加强军备,使边境一时安定有序。986年,宋太宗不甘心失败,再次发动大规模北伐,倾二十余万大军分三路进攻燕云。彼时辽军主力在辽东,耶律休哥兵力有限,但他深知硬拼难敌,便巧妙运用声东击西之计。白日摆出军容,夜间以轻骑袭扰,使宋军疲于奔命。等到萧太后率大军赶到时,耶律休哥立刻率精骑追击,迫得宋军溃不成军,互相践踏,死伤惨重。
此战之后,耶律休哥因功被封为宋国王。此后在君子馆之战中,他率军斩杀宋军数万,宋将刘廷让仅仅侥幸逃生;在沙河之战中,他再度击败宋军,造成重创。从此以后,北宋对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希望几乎完全破灭。陈家谷之战中,名将杨继业更因中计被俘,最终郁郁而终。辽军威势之盛,令宋人胆寒。甚至在宋朝的民间,耶律休哥的名字成了威慑孩童的“符咒”,人们口中常说“于越来了”,小孩便不敢再哭;有时百姓还会绘制其画像,悬挂在家中用来驱邪治病。史书中记载:“呼名可以怖儿已病,图形可以禳鬼愈疟。”可见其威名深入人心。
公元998年,耶律休哥病逝。当天夜里,天降奇景,冰雨凝木,似乎是天地为他而哀泣。后世史家对耶律休哥多有赞誉,明代学者王世贞更称他为“千古仁将”。他不仅是辽朝的名将,更是北宋无数次北伐失败的关键因素。耶律休哥的一生,既展现了草原民族的勇武,也体现了他深谋远虑的战略眼光。
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下看法,一起探讨这位契丹名将的传奇生涯!
发布于:天津市股票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