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放战争时期,第三野战军与第四野战军是人民解放军中最为重要的两支主力部队,是与反动派军事集团展开激烈对抗的核心力量。这两个野战军规模庞大、兵员众多,作战能力出众,参与的战役也均为历史性的大规模战斗,其影响深远,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。
第三野战军,通常称为“陈粟大军”,指挥官为备受尊敬的军事将领陈毅与粟裕。第四野战军,又称“林罗大军”,由林彪与罗荣桓两位战神领导。显然,这两支野战军的指挥官,都是中国革命战争史上的优秀军事指挥员和政工领袖,体现了人民军队的卓越指挥体系。正如老话所言,“强将手下无弱兵”,第三野和第四野的指挥官不仅是杰出的军事家,同时他们也培养了众多革命战争时期的英勇将领,使这两支部队的战斗力更为强大。
第三野战军的王牌将领中,包括了叶飞、陶勇、王必成、宋时轮、陈士榘、王建安、张仁初、周志坚、聂凤智等一批战功赫赫的勇将,他们是解放战争时期,第三野战军的核心骨干,屡次立下赫赫战功,为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与此同时,第四野战军的王牌将领也同样令人瞩目,包括邓华、韩先楚、萧劲光、程子华、刘震、洪学智、李天佑、黄永胜、梁兴初、吴克华等人,他们分别在不同战场上,展示了卓越的指挥才能与作战能力,成为第四野的主力骨干。
展开剩余71%除了这些英勇的将领外,第三野和第四野的五大主力军,亦是解放战争中消灭敌军的重要力量。第三野战军拥有15个主力军,其中第20军、第23军、第24军、第26军和第27军被誉为三野的“五大主力军”,它们战斗作风顽强,屡屡在关键战役中打出辉煌战绩。第20军由叶飞将军亲自领导,在莱芜战役、孟良崮战役和淮海战役中屡建奇功,是三野中的王牌军,广为称誉。第23军由陶勇将军指挥,作风强悍,特别是在华东战场中屡创歼敌最高纪录,深受陈毅的信任。第24军由王必成将军领导,战斗中以吃苦耐劳、擅打硬仗闻名,尤其是在张灵甫与黄百韬的恶战中,第24军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,立下赫赫战功。第26军由王建安将军带领,攻守兼备,军中素有“豹子军”之称,作风十分硬朗。第27军则由许世友将军指挥,他以铁血纪律和强硬作风著称,特别是在山东战场上,许世友带领的第27军屡次获得胜利,成为令人敬畏的铁马雄师。
在第四野战军方面,共有12个主力军,其中第38军、第39军、第40军、第41军和第43军被视为四野的核心力量,指挥官林彪将军将它们视为自己的五支铁拳,战无不胜。第38军由李天佑将军指挥,特别擅长打硬仗,曾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第二次战役中,成功阻击敌军,为战役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,确立了其在军中的领导地位。第39军由刘震将军指挥,作为人民军队中的常胜之军,该军在与反动派军事集团和美军的战斗中屡次立下赫赫战功,尤其是在与美军的交战中,第39军表现出了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,成为人民军队第一个战胜美军的部队。第40军由韩先楚将军指挥,素有“旋风军”的美誉,凭借其卓越的机动能力,这支部队在解放战争时期多次扭转战局,成为机动作战的佼佼者。第41军由吴克华将军领导,战斗中顽强无比,特别是在塔山阻击战中,凭借着坚定不移的战斗意志守住了塔山,赢得了“塔山猛虎”的美称。第43军由洪学智将军指挥,以“铁军”、“攻坚猛虎军”著称,凭借其强悍的攻坚能力和无畏的战斗精神,在解放战争中多次打击敌军。
新中国成立后,第三野和第四野的这五大主力军继续为国家的安全与稳定戍边卫国。1961年,第43军被撤销,其下属的127师与128师成为全军战略预备队。到了1968年,第43军再次组建,但于1985年再度撤销,最终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。其他九个军也在1985年后逐步改制为集团军。2003年,曾经属于第三野第23军和第24军的部队,改编为23集团军和24集团军,随之正式退出历史舞台。随着多次军改的深入,到了2017年,第20集团军、第27集团军和第40集团军相继被裁撤,部队番号被撤销。最终,第三野和第四野的五大主力军中,保留下来的四个军分别是第39军、第38军、第41军和第26军。
如今,第38集团军已经整编为82集团军,第39集团军转为79集团军,第41集团军改为75集团军,而第26集团军也已调改为80集团军。
发布于:天津市股票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