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川广汉市实验小学最近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会,专门讨论五年级语文、数学、英语的作业怎么设计。这事儿听起来有点普通,但其实特别重要,直接关系到孩子们能不能少做点作业,还能学得更好。老师们聚在一起,脑洞大开,想办法让作业不再是负担,而是变成孩子们成长的助推器。
这场会在学校的录播室开,来的全是五年级的语数英老师。大家目标很明确:作业得因人而异,不能让每个孩子都做一样的题。有的孩子基础弱,就得先把基本功打牢;有的孩子学得快,就得给点挑战,让他们多动动脑子。老师们想通过这样的分层作业,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。
会议一开始,学校领导就定了个大方向:作业设计得围绕学生的实际水平来,不能一刀切。拿语文来说,有的孩子写字慢,理解力差,那就多练基础题,比如生字词默写;有的孩子脑子活,喜欢写作,那就让他们试试写小短文,发挥想象力。数学和英语也一样,得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,分出不同难度的作业。
老师们分成了语文、数学、英语三个小组,各自埋头研究。每个小组都拿着五年级的教材,一课一课地分析。语文组的老师讨论怎么让阅读理解更有趣,比如设计一些贴近生活的题目;数学组的老师琢磨怎么把计算题变得不枯燥,比如用买菜、算零花钱这样的场景;英语组则想着怎么让单词记得牢,比如通过小游戏或者情景对话来练习。
作业被分成了三个层次:基础巩固、能力提升、拓展创新。基础巩固就是帮孩子把课本知识吃透,比如语文的生字词,数学的基本运算,英语的常用单词。能力提升稍微难一点,比如语文让孩子写一段话,数学做点应用题,英语练练简单对话。拓展创新就更厉害了,鼓励孩子自己动手,比如语文写个小故事,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,英语试着用几句话描述自己的梦想。
这场会还聊到了“双减”政策。啥是“双减”?简单说,就是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。老师们都觉得,作业不能光追求数量,得追求质量。比如与其让孩子做100道一模一样的数学题,不如挑10道有代表性的题,孩子做完还能举一反三。这样的作业,既省时间,又能让孩子学得更深。
各小组的老师还定了具体的分工。语文组的组长说,每周会挑几篇课文,设计不同难度的阅读题,还要鼓励孩子多读课外书。数学组的老师计划把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融入作业,比如让孩子算算超市打折的商品价格。英语组的老师则想让孩子们分组表演英语小短剧,既练口语又增加乐趣。
这场会开了整整一天,老师们讨论得热火朝天。每个人都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,想让作业设计更贴近孩子的实际需要。比如有个语文老师分享,她曾经让学生写“给未来自己的一封信”,结果孩子们写得特别认真,连平时不爱写作的孩子都交了好作品。数学老师也说,他们试过让学生设计家庭预算,孩子们算得可起劲了。
会议最后,老师们还定了个小目标:在开学前的预备周,把分层作业的方案彻底敲定。每个学科都要出一套完整的作业计划,确保孩子们开学后能用上。老师们还说,作业设计好了不算完,还得看孩子们的反馈,随时调整。比如如果发现某道题太难,孩子们做不下来,就得赶紧换个简单的。
这事儿听起来简单,但其实挺不容易。老师们得花很多心思,去研究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,还得设计出有趣又有用的作业。比如有个英语老师提到,她班上有个孩子特别害羞,平时不敢开口说英语。她就特意设计了简单的对话练习,让这个孩子先从短句练起,慢慢有了自信。
数据也说明了问题的重要性。教育部2021年发布的“双减”政策后,全国中小学都在探索怎么优化作业设计。据统计,学生每天的作业时间如果控制在1小时以内,学习效率反而更高。广汉市实验小学这次的研讨会,就是想让作业时间更短,但效果更好。
老师们的努力,其实是为了让孩子们学得更开心。比如数学作业不再是枯燥的计算题,而是变成了“帮妈妈算超市账单”;语文作业也不是一味抄写生字,而是让孩子写写自己的小秘密。这样的作业,孩子们做起来更有兴趣,学到的东西也更扎实。
这场研讨会还让老师们意识到,作业不只是为了完成任务,更是为了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。啥叫核心素养?简单说,就是让孩子不只会考试,还会思考、会创造。比如通过语文作业,孩子能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;通过数学作业,孩子能学会解决实际问题;通过英语作业,孩子能更有自信地和别人交流。
整个过程,老师们都在想办法让作业变得更有意思。比如有个老师提议,英语作业可以让孩子模仿动画片里的角色对话,孩子们肯定会觉得好玩。还有个数学老师说,可以让孩子们自己出题,然后互相交换着做,增加互动性。这些点子听起来就让人觉得,学习原来可以这么有趣。
学校还计划,未来会定期开这样的研讨会。老师们会根据孩子们的反馈,不断改进作业设计。比如如果发现孩子们对某类题目特别感兴趣,就多设计一些;如果发现某类题目太难,就赶紧调整。总之,一切都为了让孩子们学得更好、更轻松。
这事儿说到底,还是为了孩子们的未来。老师们希望,通过精心设计的作业,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学习的乐趣,而不是觉得学习是件苦差事。比如有个孩子可能数学基础差,但通过简单的巩固练习,他慢慢跟上了进度;另一个孩子可能语文很好,通过拓展作业,他还能写出自己的小说呢。
这场研讨会虽然只是一小步,但意义不小。它让老师们开始重新思考,作业到底是为了啥。不是为了让孩子埋头苦写,而是为了让他们在做作业的过程中,学会思考、学会成长。这样的教育方式,估计每个家长都会点赞。
股票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